清代飲茶觀
撰文 / 春水興業集團創辦人劉漢介先生
著於 / 1997年1月
當英國人從荷蘭人手中接觸到茶,驚訝於樹葉怎麼可能製造出如此芬芳味美,然後研究它的成份,發現了前所未有的單寧酸;與咖啡相同的咖啡因及其它有益人體的物質,於是大量向中國政府採購,不只從荷蘭人手中直接取得採購權,並挑剔中國茶的品質不穩,向清政府購買茶種在印度殖民地種茶,改良烏龍茶製造法,開始自製自銷,成立東印度公司,銷售範圍包括全世界。茶葉在英國人手中從農產品變成經濟利器,東印度公司茶葉所創造的利潤,足以供養英國亞洲艦隊的軍需,反觀茶葉原產地的中國,它一直是生活用品之一,從唐宋明如此至清也是如此。
中國茶葉從唐朝就已歸國營,至清仍屬國營,國營目的政治意義大於經濟,茶葉一直是中原王朝制邊工具,承平時管得更鬆,邊疆不平靜時管得嚴,歷代政府從未有茶葉生產製造管理政策指導製茶,獎勵投資聞所未聞,政府一直扮演蜜蜂的角色,發現某一地區茶好,就拚命求獻,甚至壟斷獨享,幾千年了,也沒有那一個王朝想過這種農產品可以創造利潤,即使英國已取代中國茶仍渾不自覺。
清朝的政權是北方外來政權,漢化後王室偏愛香片及蓋碗飲茶,民間則分成好幾個區域飲茶,邊疆如蒙、新、藏及雲南煮茶加料,已形成習慣,至清朝也沒有改變,在雍正時期,普洱茶入貢,影響了宮廷飲茶,北方流行飲綠茶類,加料調味亦不少,中原則純喝綠茶,五嶺以南,福建廣東兩省,研發曬菁後製茶,焙火後飲茶,壺泡的方式從大變小,從淡變濃,外銷減少後,百姓反而有更多選擇,要求茶區分門別類,並出現茶的新名詞「包種」。流傳在民間的飲茶,開始精緻而多彩多姿,小壺泡流行的福建、閩南地區,由而出現了工夫茶,工夫茶是普及於民間的半醱酵飲茶法,中國歷代飲茶,因人飲茶,為事飲茶,只有清朝民間工夫茶,不為人不論事,純為飲茶而飲茶,講究茶葉、講究水質、講究茶壺、以茶湯為媒介,只要懂茶,乞丐可以與富商為友,知己瞬間建立,茶山製茶,日益追求精品奇品,茶種改良盡心費心,清朝國勢每況愈下,民間飲茶如火如荼,工夫茶在整個清朝大概分成四個時期,第一期萌芽期,以寺廟出家人為主導,因茶是香火外穩定的收入來源,製出好茶,可賣好價,各寺廟用心研製大放異彩;第二期為流行期,以地區富商為主導,生活優渥的富商,追求奇種異種,彼此試較,引以為榮,所謂「千金散盡不為家,只為宋種三兩茶」即指此。
第一期的茶具因地取材,特色並不明顯;第二期即出現了,適合小壺泡的小火爐、宜興小壺、山水瓷杯、煮水器,茶盤、鵝毛扇等茶具一應具全,這些用來泡精心製作的茗茶,相得益彰;第三期為精緻期,長久來的製茶泡茶經驗,不但茶山出現了名牌,茶器也出現了名牌,在茶區,各個巖區產生自己特色茶,閩北的武夷山區即一巖一茗茶品目繁多,美不勝收,閩南安溪更製造醱酵較足,焙火較足的鐵觀音茶類,與武夷岩茶分庭抗禮。
在茶具上則流行潮汕小火爐,潘玉書所製的燒水器(輕薄耐火)、孟臣所做的紅泥小壺(上化妝土的泥壺)、若琛和尚的山水青花杯是為珍品,合稱泡茶四寶;第四期為普及期,飲茶習俗流行在民間勞動階級都受感染,沒有佳茗一般茶葉也聊勝於無,沒有名器、紅泥紅杯、粗爐、銅壺不也可以組成一套,在講究飲食的潮汕地區,吃飯與泡茶結成一體,在餐館,飯前先奉一壺茶開胃,飯後再奉一壺茶消食,民間飲茶既已成俗,窮如海外移民,竹簍中都不會忘記塞進一壺四杯,台灣先民的貧苦生活中再窮都沒忘記這一壺四杯,祖先遺產孟臣壺最為珍貴,沒有盤盛壺杯,碗公也可以,沒有安溪鐵觀音,就在家後山坡種兩棵,採來炒一炒不也是茶。
山後地名叫木柵的就叫木柵鐵觀音;山後地名叫坪林的就叫坪林包種茶吧!
不管八國聯軍打到那,不管台灣要割給誰,生活要過,茶要泡。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與結果,對人類影響甚大,對飲茶文化衝擊更大,欲知如何,下回分曉。
延伸收聽 茗間流傳 Podcast
▾▾▾完整節目收聽▾▾▾
清代上集 EP37. 蓋碗與花茶的華麗相遇-清代。Feat. 春水興業集團 執行長 劉漢介(甘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