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侯文集
甘侯藝廊
茶之觀想
野外品茗的樂趣
小時候讀古文觀止,其中柳宗元的「始得西山晏遊記」令人印象深刻,秋高氣爽,呼朋引伴、登高晏飲,誠人生一大樂事,可惜的是唐時,野外煮茶尚未孕成風氣,士人登山,攜酒食居多,唐時的茶藝,居家使用,還嫌麻煩笨重,遑論外出攜帶,怪不得柳宗元無此風雅,是我都嫌費事。
明朝許次紓,有一篇文章談到了野外品茗,讓人讀了真是十分歡喜,原文如下:「士人登山臨水必命壺觴,乃茗捥薰爐置而不問是徒游於豪舉未託素交也,余欲特製游裝備,諸器具精茗名香同行,茶罌一、注二、銚一、小甌四、洗一、磁合一、銅爐一、小面洗一,副之附以香奩小爐、香囊、匕筋、以為半肩屬甕貯水三十斤為半肩,足矣!」
譯成白話是說,『凡風雅之人遊山玩水,應準備茶具,若缺少茶碗香爐等於出門白玩了。我的野外旅遊有特殊的裝備,不但有茶泡,還點香呢,大概器具有茶葉缶一、壺二、煮水具一、杯四個、滌方一個、盛花用瓷器小盒子一、燒炭銅爐一、小臉盆、毛巾各一,這些裝在木製的桃盒中,另外可備點香火爐、香囊、竹製渣匙等』…,這些加起來的三十斤,另外三十斤用來挑水,一擔約六十市斤。
我們可以想像,在一個山明水秀之處,明裝士子,席地而坐,煮水品茗,友儕琴蕭相伴,童僕操勞雜務,或有清風徐來,或有孤鶴引吭,這種樂趣,可稱人仙之樂。
與其他達官貴人相比,許先生的出遊算寒酸的了,太守柳宗元出遊,家丁成群,備酒食、舖蓋墊,風雅如乾隆,遊遍名山,奴婢成隊,旗杖接連,許先生約只帶僕一、奴一,勝過兩人的是他們都忘了帶茶具,許先生不但帶泡茶的器具,還帶點香,薰花的器具,以風雅論,書生在太守,皇帝之上,區區六十市斤的裝備,是許多人都可以勝任的,我在貴州旅遊時,看一小婦人挑擔,半途休息,問內裝何物,云曰兩袋碾好白米,欲挑回家中,我試著去挑,只能勉強離地,問多重,答曰:「有五十市斤」。當茶是生活上所必需時,別說六十斤,即是一百五十市,也會輕鬆上路。
許先生的裝備,銅爐及水罐都太重,以現代的用具,不用十公斤就可成套了,遺憾的是許多人像乾隆、柳宗元,喝茶只在家裡,假設若能自己張羅一套野外品茗茶具,遇到佳山勝水,皆可停留,增添情趣,飲食的準備,因平常的充足,出門餅干、乾果、乾肉即可,郊遊烤肉實在太像遊牧民族,準備時,麻煩一堆;烤肉時,污煙陣陣;善後時,狼藉不堪,「幾番幽趣,半從熱心獲得」,稍為設計一下,你就比許先生還精緻有趣。
我常常去那個石頭美麗、溪水清澈的地方盤桓,不但去品茗,還去拍照,還有很多好地方,像風櫃斗的花季,經國大道的林蔭,因為坐下來品茗,讓你看風景植物的時間更長,讓你的心更平靜,休閒時刻若有趕集的心,還不如不去。
好的風景因有人而有深度,若你懂得野外品茗的樂趣,好的風景將因有你而更迷人。